网站首页
关于多利
多利农庄
绩溪国际大酒店
多利生态旅游
新闻动态
服务中心
景区新闻
景区动态
龙圩区:培育农企龙头 壮大特色产业
近年来,龙圩区持续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引进和培育力度,发挥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以“龙头”带基地,以基地连农户,逐步实现企业竞争力增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联动效应。禾花鱼、富硒水稻、溜溜番茄、温氏鸡蛋等一批特色农产品也逐步形成品牌效应。在龙圩区大恩村微生物生态养殖基地,大棚内有三十个蓝色循环养鱼池,这里便是五万多尾罗非、塘角鱼苗的新家。据介绍,该基地于今年1月投产运营,以微生物无抗养殖为支撑,对鱼苗喂食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改善鱼群肠道菌群生态平衡,提升养殖效益。不同于普通的围网养殖和池塘养殖,基地还采用内循环生态养鱼技术,基地内分为鱼池、鱼苗池、孵化场、污水处理池等区域,保证水质生态,实现高效增产。
31
2022
/
08
惠州:高位池生态养虾,尾水零排放
“用益生菌+循环水养殖出来的虾,口感鲜甜,仿如野生。”3月15日,在惠州市惠东县稔山镇,广东必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基地现场,该公司总经理高战元指着虾池抛网捞起的虾告诉《海洋与渔业》记者,经过使用微生物净化技术,这个高位池养虾基地实现了养殖尾水零排放,是目前惠州市唯一一个没有尾水排放口的高位池生态循环养殖基地。去年5月,广东必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惠州市农业农村局下属事业单位市渔业研究推广中心在稔山镇养殖基地联合开展了“无抗、无臭、尾水零排放”益生菌生态养殖试验。目前,已经试验养殖三造。其中第一次试验养殖的是养斑节对虾,亩产达到6000斤,收获规格37-40头/斤。目前养殖的品种是南美白对虾,投苗时间是1月中下旬,虽然二三月天气忽冷忽热,但虾生长良好。记者在现场看到,虾已经有小手指头般大小,预计4月中旬可陆续出虾。
河北迁安:废弃矿坑变鱼塘,深水养鱼收获多
日前,在迁安市利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智能化循环水生态养殖基地,15个漂浮式的养殖水槽内,金鳟、虹鳟、鲟鱼、清江鱼等多个品种的鱼类进入收获期,吸引了当地鱼贩前来购买,供不应求。 近日,在迁安市利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智能化循环水生态养殖基地,工人正在捕捞清江鱼。在迁安市利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智能化循环水生态养殖基地,顾客和基地工人将选购的清江鱼抬出矿坑装车销往市场。
创新潮涌黄河口⑥“渔+”生态 垦利区渔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塑造区域核心竞争力
【编者按】实干争春早,创新向未来。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提出,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重点抓好“十大创新”,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东营市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姿态,“虎力全开”奋勇争先。为展示各地创新实干、事争一流的决心与干劲,大众网·海报新闻策划推出“创新潮涌黄河口”系列深度报道,聚焦东营市聚力创新发展的亮点举措。
生态农业带来高效益
春光明媚,走进位于石屏县异龙镇马鞍山村委会的黄龙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养殖基地,只见一群群山羊正“悠闲踱步”。 黄龙公司负责人黄球表示,“我们公司现养殖山羊500多只,明年达到近千只存栏量,每年可出栏三四百只,收入达六七十万元。”据介绍,山羊对食物十分挑剔,喜欢干净卫生的草料。黄龙公司通过多年探索,成功摸索出二楼养殖山羊、一楼养殖毛驴的“双养”模式,提高了草料食用率和经济效益。
省农业农村厅实地指导生态奶牛养殖基地建设
4月12日下午,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毅青带领厅畜牧业处、省畜牧总站负责人,前往湟中区西堡镇生态奶牛养殖基地,实地了解项目建设进展,针对奶牛养殖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现场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与区农业农村局、西堡镇政府、施工单位座谈时,杨毅青副厅长从奶牛养殖、生产、管理、疫病防控、饲养环境、粪污处理等方面,要求各相关部门明确思路、集思广益、优化质量,合理调整规划,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早建成、早投产、早运营。要早着手、早做好奶牛养殖基地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工作,确保问题最小化、效益最大化,为全省奶产业提质增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责任发布:叶培佳)